研究詳情
沒有一種介入方式適用於所有人。每個人根據自身特質,對不同形式的介入會有不同反應。本研究旨在評估指導式與非指導式、認知行為治療(CBT)與靜觀介入對抑鬱及廣泛性焦慮症狀的成效差異。
參與者將首先完成一項詳盡且全面的初始評估,以了解其心理特質與現況。隨後,他們將根據隨機分組,參加為期八週的網上介入課程,內容將根據所分配的介入條件進行調整。
參加者資格:
- 17歲或以上的大專生
- 能理解廣東話及閲讀繁體中文
- 能夠上網及瀏覽網頁
- 未使用過心導遊+平台的心理健康課程
- 有抑鬱或焦慮症狀
立即參與
研究詳情
JCTH+ 已整合至香港多間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務中。本研究旨在評估此整合的實施成效,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結果及項目的成本效益。在為期兩年的研究期間,參加者將完成七次網上問卷調查作為追蹤評估的一部分,並預期於研究期間持續使用該平台進行自我照顧。
參加者資格:
- 來自以下院校的大專學生
香港大學(HKU)
香港中文大學(CUHK)
香港理工大學(POLYU)
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(HKU SPACE)
明愛專上學院(TWC)
香港城市大學(CITYU)
- 能理解廣東話及閲讀繁體中文
- 能夠上網及瀏覽網頁
- 從未使用過 JCTH+ 的網上心理健康課程
- 有抑鬱和/或焦慮症狀
立即參與
研究詳情
回饋是數碼介入中的關鍵元素,因為它能夠在自助過程中讓使用者感受到指引、激勵和被肯定。本研究旨在探討於一個網上的跨診斷認知行為治療(TCBT)課程中提供不同形式的回饋,如何影響使用者的參與程度及其持續使用介入的情況。
參加者資格:
- 18歲或以上
- 能理解廣東話及閲讀繁體中文
- 能夠上網及瀏覽網頁
- 於過去3個月內未使用過心導遊+平台的網上心理健康課程
- 有抑鬱和/或焦慮症狀
立即參與